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科研工作 > 文科教研室 > 正文

文科教研室

《一个“踩”字两重天》

时间:2006-09-07 00:00:00  作者:  点击:

一个“踩”字两重天

刘吉同

中国首席大法官肖扬,每次下基层总是对司机交待:“遇到‘拦轿’喊冤的百姓,不要踩油门,而是要踩刹车”。

同样的一个“踩”字,却将官员的境界截然分开:一个是崇高,一个是低下。后者之“踩”,踩出了一个人民公仆对民众的殷殷之情。其一,关心民瘼,同情弱者。试想,那些“拦轿”喊冤的人,有几个会是威风一方的达官贵人,又有几个会是腰缠万贯的一方富豪,恐怕大都是些草根阶层的平民。或被恶官所欺,或被黑势力所害,或饱尝了贪官庸吏所埋下的苦果,从而被迫走上了“喊冤”这条路。其二,不摆官架,以人为本。如果没有对普通百姓的爱,如果心里很在意自己的高官身份,如果自视高人一等乃至几等,如果认为眼中的百姓只是些低素质的芸芸众生,那么,在“拦轿”喊冤的人面前,很可能就是不屑一顾地“踩油门”而浩浩荡荡地绝尘而去。然而,肖扬同志却不是这样。从他身上,还让人看到了一种传承和继续,至今仍被民间口碑津津乐道和文艺创作所赞扬,比如包公、于谦们身上所体现的,那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的正直官员所具有的亲民情结,其精髓可用郑板桥那首诗来概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种精神,是中国政治文化中留下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然而,在这可贵的“踩刹车”的同时,还有不少人总是在“踩油门”。在这些人的潜意识里,“拦轿”喊冤的多是些“刁民”,属典型的“不安定因素”。尔等对之的态度就应该是:一是回避,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便硬着头皮应付。说些大话、空话,打打官腔,甚至哄与骗。二是打压,用政治的、行政的、经济的乃至司法的手段打压他们。我知道一位农村青年,因为他的伯父曾越级上访,而在他当兵时被政审不合格而不能入伍,显然这里用的是“株连法”。佘祥林的老娘,被收拾得就更惨了。如果上级一位领导人尤其是中央领导人来到了治地,有人去“拦轿”喊冤,这种事在他们眼里,那更是大逆不道、罪加一等的“政治事件”,事后必对“拦轿”者下手更狠。为什么?说穿了,是“拦轿”喊冤者破坏了其人治下的“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在“大官”面前给他抹了黑,丢了丑,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政绩和升迁。在这种情势下,于是,“拦轿”喊冤的常被这些人治理得要么横下一条心为讨回公道,数年奔波在上访路上,最后的结果是倾家荡产,沦为赤贫;要么铤而走险,以暴制暴,拼个鱼死网破,最后同归于尽。比如山西晋中市的胡文海,一夜之间,连杀了14口人;最可悲的,是反过来报复社会,使更多的无辜遭殃。比如制造了苏州市小剑桥幼儿园血案的杨国柱,家乡的恶吏逼得他家破人亡,在官官相护、状告无门的情况下,这个在苏州以修表为业的老实农民,却举起屠刀挥向了天真烂漫的幼儿(事见2004年3月23日《宝安日报》);而更多的,则是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信奉屈死不告状,在浑浑噩噩、苟且偷生中屈辱地打发人生。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还应该看到,之所以有人“拦轿”喊冤,原因很可能是有人枉法,老百姓有理打不赢官司,故而只有求救于“青天”了。这说明我们离法治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假若有一天中国的司法状况大为改观,法大于权,法就是天,那么,“拦轿”喊冤的人便会大为减少。记得海湾战争期间,参战的英军士兵回国后,因铀辐射等原因使相当一部分人患上了“战争综合症”,使其患各种疾病的概率超过了常人的数倍,而国家相关的待遇又不兑现。于是,一怒之下这些士兵将国防部告上了法庭(《新民晚报》2005年12月4日)。区区士兵不甘于“牺牲我一个,幸福天下人”,反过来敢于和最高统帅部叫板。法律如此给人撑腰,那么,何必“拦轿”,又何必去找“青天”呢?(摘自《杂文报》)

上一条:《孝》

下一条:《乡音》

银河yh8858com基础教学部  地址:郑东新区金龙路188号   电话:0371-61130077  邮编:45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