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行走祖国大地 追寻文旅印记——马院教工党支部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3-08-22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旅融合,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七夕”来临之际,马院教工党支部于8月20日开展“行走祖国大地 追寻文旅印记”线上主题党日活动,邀请部分老师分享暑期游历,全体党员共观万里河山,品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活动由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刘丽军主持。

在分享老师带领下,大家一起重游祖国大好河山,深入体会中国儒家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中国精神和革命家风采。丰富的教学素材,帮助老师们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增加碰撞,增强了爱党爱国情感,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打造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刘丽军老师分享假期的山东曲阜参观孔子故里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曾引用《论语》中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些名言典句既对教师如何教育孩子增加了思考,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表达自己以后也要多读经典,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从儒家思想、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武优老师分享了到红色革命圣地韶山毛泽东故居感受到的革命精神洗礼,仿佛进入了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峥嵘岁月,感受着中国革命血与火的洗礼。韶山之行,是一次重温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红色之旅,伟人的革命精神、先烈的英勇事迹荡涤心灵,激励每一名党员继承和发扬韶山精神,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踔厉奋进!

高朝阳老师分享了他假期参与编写《中国烹饪通史》的感悟和体会。高老师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饮食文化相融合,在践行“两个结合”中传播文化自信,不仅有利于学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更提高了思政教师社会服务实践水平。

张秋燕老师分享了她假期到安徽游览古老村庄感悟到的中国山水特点的美。她的美不仅在于山水的清秀,更在于在清秀山水之上的人,是她们构思了规划了古老宏村,为后人留下了“天人合一”的精妙设计;她的美不仅在于这些有形的可为后人观瞻的风景,更在于蕴含于其中的中国人的精神底蕴,就是邻里和睦、家族团结、积极进取的家族伦理精神。

刘宁宁老师分享了假期的都江古堰行,一行老中青三代人从魔幻山城重庆到锦官城成都,借蜀地的山水传奇与独特的人文历史去探寻中国的文化精彩。特别是古代水利工程硕果仅存的奇观——都江堰,至今仍然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着作用,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后两千多年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更形成了“清风古堰、浩气李冰”的廉政文化。在旅行中,父辈感慨变化,孩子获取新知,我们实现梦想,生命的幸福体验由此而生。

几位分享老师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受革命精神和中华文化,让大家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之余,从儒家文化、革命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山水文化等不同方面感悟到了祖国悠久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师们表示要把爱党爱国的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踔厉奋发的实际行动,将通过课堂教学将这些体验和感悟传递给更多学生,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祖国文旅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