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简报(1) | 思想政治教学部党总支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1日发布人: 来源:思政部 浏览次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替代”的最新课程,是“关键课程”中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关系可以说最为密切,作为新思想课程的教师,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更是义不容辞。因此,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了各种学习培训,从10月16日至今,相继集体参加了教育部集体备课平台、周末理论大讲堂、教育厅三天培训、河南省党员教育“云课堂”以及省内外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论坛、讲座、会议等。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新思想课程教学,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三个结合”:第一,个人学习和集体研讨相结合,教师个人先通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再细读、然后集体专题研讨,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观点、新论断和新部署学深悟透,再把这些内容分别增加到教学课件的具体章节中,及时更新知识,实现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第二,教师讲和学生学相结合,通过全体教师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个专题进行备课说课和内容分解,把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中与讲课内容相关的部分精选出来,放在超星教学平台,给学生设置学习任务点,指导学生进行原著阅读并撰写学习心得,学生的学习情况计入平时成绩,并在期末考试中考核相关知识点,真正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耳入脑入心;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新思想教研室在接下来的工作学习中,一方面会继续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高质量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另一方面,加强教研科研,实现教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形势与政策”课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学期开始就对本学期“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制定教学计划。

一、 高度重视、积极准备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就开始着手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重要文献作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参考资料。

二、 学习分享、集中备课

1.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观看直播、阅读报告原文、听取专家解读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2.教研室全体教师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关教学科研重点、教学方式方法等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如王静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重要特征等内容,以及如何融入课程教学。

三、 趁热打铁、 走进课堂

1.课前在教学平台发布党的二十大相关报道、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论断、专家评论等,让学生第一时间进行了解。

2.授课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课程中,把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讲清楚、结合伟大成就把“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讲清楚、结合大会主题把报告的核心内容内在逻辑讲清楚、结合《报告》内容把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部署讲清楚、结合奋斗目标把青年的未来使命讲清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本学期的做法:

教研室的所有教师通过周末理论大讲堂、豫教思语、专家论坛、腾讯会议等各种学习平台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扎实践行。

及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具体融入教学的内容和契合点很多,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给思政课教学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和切入点。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程,采取总分总式的结构,既有全面系统介绍,也要有贴近学生家庭和生活学习、接地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达到思政课教书育人铸魂的总体目标。

教研室的老师们每周三自觉参加教研组的教研会,在教研会上大家及时交流如何把党的二十大融入教学的经验,相互碰撞中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每一位老师都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下学期的打算:

继续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寻找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的兴趣。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融入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融入红旗渠精神,让学生能在革命和建设中凝聚的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根据学校的要求定时召开教研会,在教研会上交流讨论如何具体在每一专题讲解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去。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室

把“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思政课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在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排头兵”的光荣使命。

要将二十大精神进教案、进课堂与进头脑,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通过自主或者集体学习、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专题研讨等形式,主要在“融”字上做文章:

第一,解决“融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把什么内容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理论自觉,主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以及中央理论宣讲团专家的解读,深刻把握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只有在读懂、学透、领悟的基础上,才能主动融入课程,满足学生关切、提升课程内涵。

在融入什么的问题上绝非零敲碎打,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明确强调的“五个牢牢把握”为我们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五点内容应该是贯穿在整个课程中的。同时还要结合课程各个章节知识点有针对性的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中找到对应的新表达、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

第二,解决“在哪儿融”的问题,也就是找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契合点。

通过前期学习教育厅组织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培训内容,教研室全体成员经过消化吸收和专题研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找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点,梳理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和课程对应章节知识点的新提法、新理念、新精神,通过充分交流,在融入点上达成共识。

另外融入的契机选择也很重要,是在讲授课程内容基础上的无缝衔接而非生硬接入,必须处理好课程知识点体系与党的二十大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从热点事件或者新闻入手,也可以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困惑入手,自然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相关表述。

第三,解决“怎么融”的问题,也就是融入的方式、方法。

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用青年学生听得懂的语言,以更易理解、更好把握的方式诠释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种方式,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还要开展好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通俗化、具体化、可感化。

上一条:学习简报(2) | 国际工商学院党总支 下一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了这几个中国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