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洛阳龙门石窟入选美国《国家地理》2023年度全球推荐旅游地

发布时间:2022-10-30     责任编辑:王璐      来源:     浏览次数:

10月27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2023年度全球推荐旅游地名单(25处),洛阳龙门石窟作为中国唯一上榜的目的地,入选“文化类”旅游地推荐名单。 据了解,“2023 Best of the World” (“世界最佳”)榜单以“尊重”为主题,共分为“社区”“文化”“冒险”“自然”以及“家庭”五个类别,囊括了25处旅行目的地。其中,龙门石窟因其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成功入选“文化类”旅游地。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5月,龙门石窟被原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奉先寺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奉先寺代表着唐代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那么卢舍那大佛就是这座东方石刻艺术殿堂中最闪耀的明珠。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其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借助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历经数千年岁月的洛阳,依然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自信,让越来越多的人听到“龙门故事”“洛阳声音”,让丰厚的历史遗产再现辉煌。

来 源丨洛阳旅游

银河yh8858com Copyright©2017-2022   河南旅游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