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牧青:休闲度假的生活化旅游趋向

发布时间:2022-08-19     责任编辑:王璐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


尽管文化像花儿一样美丽,但体验才是“果”。文旅融合之间,高攀的不是旅游,文化才是真正的搭载者,因为旅游相比于文化,更接大众、更接市场、更有经济效益。


图片


图片


刚刚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章节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

一、“中华文化”无可非议,但需要凸显地域特质、标新立异

这段话要求“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文旅融合”,究竟怎么融合?大概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手段,就是早先提出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是说的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另一个目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从主旋律角度,提出了“中华文化”,似无可非议。

提出“中华文化旅游体验”,首先是国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值得且需要“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活化,至于能否达到“更高水平”的旅游高质量,必须搞清楚如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最近戴斌先生提出“场景论”,牧青这段时间也一直鼓噪这个话题,且还提出“情境论”(参阅《马牧青:生活化场景是最动人的风景》)。从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角度,这也许是文旅融合的一种方法和路径,其达到的效果就是沉浸体验和生活体验。目前从全国来看,“不夜城”算是场景沉浸的一个范例;袁家村算是还原生活的一个范例,但两者都有明显的短板。前者过于虚幻,徒有场景,却难沉浸,表演的成分多,互动的成分少;后者国过于商业,过于偏重美食,缺乏生活全要素。

其次,既然提出“中华文化旅游体验”,那就要面向入境游。因为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是神秘的差异化人文资源,如果与国际旅游接轨,那就是一个很大的卖点。否则,主打“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就太泛、太虚,未免过于政治化。

搞旅游不是搞政治,搞政治在于异口同韵、步调一致,而搞旅游恰恰需要同中存异、标新立异,这就是市场的作用。中华文化的不同地域差异化是明显的,文化差异之间互为市场才是搞旅游,异质文化、异域文化体验才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化是旅游的内涵,主题才是旅游的灵魂

至于“体验”,知易行难。在此有必要分辨一下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挂在口头上的那句话——“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牧青对此不甚认同。个人作两点陈述:一是“文化是旅游的内涵,主题才是旅游的灵魂”,这点好理解,有主题的文化就有了一种精神感知和体验,因此文化主题才是旅游的灵魂。二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文化的载体远不止旅游”。对于“文化+”,可叠加要素太多了。如果把文化和旅游看成一对情侣,那么文化有着太多的追求者;而旅游却不得不黏着文化。

所谓打造中华文化体验,是文旅融合的必然结果,而当下体验经济和休闲度假时代,只有文化体验才是有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尽管文化像花儿一样美丽,但体验才是“果”。以此看来,文旅融合之间,高攀的不是旅游,文化才是真正的搭载者,因为旅游相比于文化,更接大众、更接市场、更有经济效益。

三、生活体验是旅游的本质,生活化旅游是休闲度假的归宿

最后一点,就是文化和旅游如何融合?这才是问题的本质。牧青认为,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只有溯源和还原,文化怎么来的?旅游是去干什么?而两者之间恰恰有一个聚焦点和落脚点。

文化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旅游回归于生活,乃体验生活。文化和旅游交汇点在于生活,融合点在于生活化,融合方向就是文化贴近生活、旅游回归生活。融合路径在于生活化体验、沉浸,乃至生活本身。当下和未来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方向就是生活化旅游。

来源:旅思马记

作者:马牧青


银河yh8858com Copyright©2017-2022   河南旅游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