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研学教育政策法规一览

发布时间:2022-08-27     责任编辑:王璐      来源:     浏览次数:

2013年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稳步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城市休闲公园应限时免费开放。稳定城市休闲公园等游览景区、景点门票价格,并逐步实行低票价。落实对未成年人、高校学生、教师、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实行减免门票等优惠政策。鼓励设立公众免费开放日。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开发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都市休闲、城市观光、文化演艺、科普教育等旅游休闲项目,开发旅游演艺、康体健身、休闲购物等旅游休闲消费产品,满足广大群众个性化旅游需求。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








2014年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

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首次明确“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








2015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支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鼓励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2016年



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通知”

通知要求各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示范基地要进一步挖掘研学旅游资源,深化打造主题品牌,扩大对青少年人群的政策优惠,加强接待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不断提升研学旅游的综合吸引力和品牌认知度。

各级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对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示范基地的指导作用,加大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将研学旅游培育成为各地旅游发展创新的增长点。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发布

为了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已经国家旅游局批准,2017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并强调:突破只是本位与应试教育的藩篱窠臼,引领学生培育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2017年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将在各地遴选命名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以下简称营地),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各地要加强组织实施,将《指南》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纳入校长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关于公布第一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商请推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函》(教基厅函〔2017〕2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7〕25号)精神,在国家有关基地主管部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议,营地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现命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204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河北省石家庄市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学校等14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2018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

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推进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基地建设。

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和特色学校建设,建设“满天星”训练营试点。建立优秀校园足球等级运动员在大中小学各阶段相衔接的升学保障机制。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遴选一批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2019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3月发布,继续予以资金支持,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课程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遴选推广典型线路。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后,截至2019年4月,已有20个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研学旅行相关地方政策,推动本地研学健康发展,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020年



1月10日-11日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强调基础教育要在扩容和深化上下功夫,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


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阐述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把握基本内涵、明确总体目标、设立必修课程、确定内容要求、健全评价制度,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家、校、社协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从实践场所、人才队伍、经费投入、安全保障四方面,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


4月24日《给全国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提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注重疫情防控与学校文化活动相结合。


6月3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方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共8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不少于40小时。


7月15日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明确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内容和学段要求,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学校劳动教育的整体规划与组织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


8月13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

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动融入相关学科教学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红十字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广泛开展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的红十字特色课内外活动和志愿服务。


9月16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

开展民俗文化现场教学、农事劳动体验、乡村考察等农耕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农耕文化主题教育研学基地。规划设计一批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农事节庆专题研学教育线路。


9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

强调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科技场馆重要育人作用。


10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


10月20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

提升博物馆研学活动质量。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资源,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文物部门加强对博物馆研学活动的统筹管理和监督指导,开发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构建博物馆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博物馆研学活动要注重分龄设计,小学阶段要体现趣味性和故事性,让学生了解基本内容和有关背景;初中阶段要体现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理解基本观点;高中阶段要体现探索性和研究性,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和深入思考。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举措。其中涵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内容。


11月13日《中小学实践教育指导体系研究》启动

研究将从中小学实践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指导体系两方面入手,分为理论政策、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等五个专题。










2021年



5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工业、绿色建材、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的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促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5月11日中央宣传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挥教育功能。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加强对中华文明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和传承弘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人民文化生活新风尚。制定博物馆教育服务标准,丰富博物馆教育课程体系,为大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共建教育项目库,推动各类博物馆数字资源接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博物馆参与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促使博物馆成为学生研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倡导博物馆设立教育专员,提升教育和讲解服务水平,鼓励省级以上博物馆面向公众提供专业研究人员的专家讲解服务。








2022年



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推动研学实践活动发展,创建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为中小学生有组织研学实践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及支持。鼓励非遗特色旅游景区发展。实施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行动,引导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更具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

建设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红色旅游景区等设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综合运用专题讲座、文艺演出、解说导览、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青少年在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4月02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

鼓励投资的重点产业和领域对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立足当前农业农村新形势新要求,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乡村新型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民宿、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农村康养等产业,做精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支持挖掘和利用农耕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具有农耕特质的乡村文化产品,大力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休闲体验产品,建设农耕主题博物馆、村史馆,传承农耕手工艺、曲艺、民俗节庆,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5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支持大中小学校结合入团仪式、主题团日、主题队课等活动,用好节庆日、纪念日,组织青少年学生走进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革命遗址遗迹、革命纪念设施等,开展具有庄重感、仪式感、参与感的主题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身临其境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红色教育、感悟伟大精神。





来源:东方创美


银河yh8858com Copyright©2017-2022   河南旅游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