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为一座馆赴一座城,文博游从“高冷”变“亲民”

发布时间:2022-08-12     责任编辑:王璐      来源:     浏览次数:
近年来,考古盲盒、文物雪糕、数字藏品、前段时间的顶流“绿马”博物馆相关的话题频上热搜,各个博物馆创意层出不穷,相关的高质量创意节目、文创系列产品、沉浸式多媒体互动和场景体验也是频繁出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逛博物馆这件事“上头”。博物馆,这个曾经让人觉得“高冷严肃”的小众朝圣地,变成了颇具人气的游玩打卡项目,截至目前,小红书APP上博物馆相关的笔记超过254万条。


文创出奇招

考古走进百姓家


近年来,河南博物馆的亲民化、年轻化路线走得非常成功。它的走红并非偶然,一方面得益于本就灿烂的优秀文化资源,迎合了国潮消费风向和年轻客群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于它充分挖掘博物馆文化内核,融入地域特色进行创新实践。

以河南博物院当家“网红”盲盒为例,从2020年开始,河南博物院接连推出了以考古和文物修复为主题的系列盲盒。其“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很受欢迎的原因与它自身特点密不可分。在这一文创产品创立之初,豫博文创就提出了“动态文创”的概念,相较于普通盲盒开盒即结束,“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打开后需要消费者亲手发掘——戴上白手套,拿起洛阳铲,变身“考古官”,最终获得宝物。


这种互动体验让消费者可以在一个个独立的“考古现场”中感受探秘历史的瞬间。用考古盲盒中自带的迷你版洛阳铲探孔定位,莲鹤方壶、武则天金简、四神云气图等国家宝藏的微缩仿制模型皆有可能在手中“出土”。以时下流行的盲盒为切入点,河南博物院为普通大众复刻并打造了“文物”挖掘、修复、还原“一条龙”式的考古体验。不少家长表示,“脑洞大开”的考古盲盒,颠覆了他们对博物馆纪念品的刻板印象,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开箱、挖土、寻宝、修复,既能提高亲子互动,又能加深孩子对馆藏文物的印象、培养孩子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地区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排在全国前列。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安阳殷墟发掘,就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标志,具有重要意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辉县发掘,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培训为主要目标的田野考古。《辉县发掘报告》的出版也被称为新中国田野考古范式的确立。在这些背景下,将考古与盲盒相结合,与河南本身的文化定位不谋而合。



为了模拟考古的未知性,在考古盲盒中,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银元、玉器、纪念牌、刀币、陶器等都可能被挖到。现在考古盲盒中的宝物种类仍在持续更新,原型都是河南博物院的珍贵馆藏文物。据介绍,其创意初衷并不是盲目跟从近年来兴起的盲盒热,而是充分考虑到盲盒理念和考古工作的共性,希望这款文创以盲盒为载体,让河南考古,乃至中国考古走近大众,让更多人主动了解历史,爱上历史。


此外,在“动态文创”的理念加持下,考古盲盒自身定位“扫历史文化之盲”,通过消费者动手挖掘考古盲盒、丰富盲盒隐藏惊喜玩法、征集考古盲盒策展人等形式,力图在潜移默化中致敬考古事业,传播历史文化,让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可选”变“必选”

消费升级助推文博游


随着博物馆及相关旅游产品热度持续走高,“了解一座城市,从当地的博物馆开始”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共识。当博物馆从旅途中的“可选项”变成“必选项”,大众文博类旅游需求朝着多样化和细分化方向发展,这既对相关旅游产品的供给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创新升级的机遇。


在产品开发设计方面,文博元素深度融入传统旅游路线中,推动了旅游产品迭代升级。据途牛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博游需求持续释放,一方面是受到了《国家宝藏》等热播节目以及媒体对考古发现、文博景点的宣传等多重外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博游走俏,本质上反映了大众文旅消费升级的内在需要。”


以三星堆博物馆为例,三星堆文物第三次出土备受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持续3天直播其出土过程,在全社会影响广泛,考古、文物、历史等多领域话题成为热门,直播首日,三星堆相关移动直播端内外累计观看人次达1000万,相关视频播放量累计超4000万次。时段内,超40个话题获得舆论关注,12个话题登上微博、抖音热搜,全网累计阅读量+播放量超100亿人次。


随着人们对三星堆博物馆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与之相关联的旅游产品设计团队火速在经典的成都跟团游线路中增设了三星堆博物馆景点,并针对有深度游需求的客群,推出三星堆博物馆一日深度游等多层次旅游系列产品。

今年2月,三星堆作为四川在地文化代表携手全球最大裸眼3D球幕·美罗元宇宙在上海徐家汇亮相,这次活动创意以三星堆戴金面具人头像为设计原型,最大程度还原文物的历史痕迹。黑色的美罗球中漂浮旋转着金色沙粒,沙粒环绕在内部构成球体内部的空间3D感,随着金色的沙粒逐渐填满整个球体,青铜球上慢慢雕刻出金色文字“来自千年的问候——三星堆”,而后破碎炸裂,三星堆黄金面具人冲出,四块写着金色大字“三星献瑞”的青铜碎片冲出画面,金色礼花升起,完成新春贺岁,给观看的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和难忘体验。3D+4K的技术支持让历史、文物、艺术创意符号交织融合,碰撞出视觉火花,展现古老文物穿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这是四川与上海两地的文化跨区域传播,促进了四川文化旅游产品的传播与创造性发展,新兴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为实现城市名片品牌化宣传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三星堆戴金面具人头像此次在上海美罗元宇宙的独特展示,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到四川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用高科技手段,独特的创意,叠加新兴宣传方式,增强了四川文化的国际的影响力。

此外,随着文博资源的深度、精细开发,“文博+展览”“文博+演艺”“文博+研学”等亲子主题的定制化文博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旅游业内人士表示,亲子消费或将成为文博游的重要发力点,这也表明文博游市场仍具备广阔的细分空间。


走马观花到沉浸游

科技创新赋能深度游


聆听专业讲解是获得完整文博游体验的重要因素,“三分游,七分讲”成为观众的普遍诉求。5G、AI、VR等高新技术不断地被拓展应用领域的今天,许多博物馆借科技的“翅膀”积极探索。大部分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升级,上线了语音讲解、虚拟现实导览等高科技系统,极大地缓解了景区讲解员的压力,也方便了参观者自主选择讲解,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和观众体验感。


疫情加速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云展览”正逐渐成为博物馆服务的新形态。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打开其官网的虚拟展厅,即可在该馆精心布置的18个3D虚拟展览中漫游。无论是充满浓郁中国风情的“酒歌——中国酒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应时而作——中国传统时节绘画展”,还是荟萃秘鲁安第斯文明的“黄金国之谜”等,都可以隔屏一览文物风采,触摸历史厚度,感受遗产魅力。

广东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平台是国内博物馆信息化应用程度较深、业务覆盖面最广的信息化平台之一,其利用藏品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在内部开放藏品数据资源以及和藏品相关的图片、音视频、三维数据等,实现了藏品管理模式质的飞越。在优化游览体验上,重点在交互系统、互联网、电子商务、新媒体交流上进行创新设计。如利用预约票务、观众数字化、会员管理等系统为观众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再如运用精确的室内定位和多媒体技术,为观众提供自主导航、听取讲解、浏览解说视频或动画等个性化服务,丰富展陈形式,改善博物馆的深度游品质。

“文博热”展现了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同时也反映出大众文博类旅游需求极具发展潜能。文博游属于较为专业的细分市场,像三星堆、海昏侯墓、张献忠沉银现场等重大考古发现在短期内吸引了公众的目光,而这样的例子较少。文博游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长红”路?一方面要把游客体验的创新升级体现在从考古到展陈、文创等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比如对文物的保护修复、监测评估、体验利用等多个环节。



编辑整理  |  大地风景文旅集团

素材来源  |  中国文化报



银河yh8858com Copyright©2017-2022   河南旅游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