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初试,光影秀不是夜生活全部

发布时间:2022-08-31     责任编辑:王璐      来源:     浏览次数:
牧青旅论

骤然爆火的夜经济标志着当下城市休闲在沿袭传统的、大众的“图热闹”诉求,并适应Z世代新消费进行迭代更新,但长远看,绝不是城市休闲形态的理性回归和升级。光影浮动的夜经济可以有,但不可以多、滥、乱,这绝不是夜生活原本的模样,也不是夜生活体验的持续性需求,更不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和目标。

夜经济不仅是商业活动,还对商业、旅游、文化的发展有乘数效应。夜经济可以覆盖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2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几乎涵盖商业、交通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所有第三产业,不仅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更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引擎,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是休闲度假标配。

夜经济自古就有,各城市都有,且是有历史背景、文化渊源、地域特色、市井烟火的。夜市是其基本形态,夜色是其活动背景,夜生活即产品。生活带休闲,有娱有乐,有了地域化特色,就能把外地人引过来,然后就是旅游,如果辅之以配套设施,就可以度假。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8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夜游意愿强烈,即便是在疫情肆意的2020年,夜游带动的夜间经济仍然是国内各城市提振经济发展的重点,截至2020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

在国家“月光经济”“地摊经济”政策下,夜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为了推动夜间消费供应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各地都是怎么做的呢?

图片

01
夜经济初探

18:00-22:00——消费“黄金时段”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22时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时段”,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显示,80、90中青年群体夜游消费最高,其中夜间6点—10点为高峰期,占比达77%。

“夜经济”作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导向、支撑消费升级的重要概念,成为国内大循环的良好开端,是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刺激消费、增强城市远程号召力、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图片


期待在变高 产品在升级 夜文化主导夜经济

传统认知上的夜经济,更多是吃饭经济、购物经济;在文化娱乐方面,也多限于影城、KTV,夜经济产品结构仍较为单一,同质化问题凸显。

近年来,在各地的夜间项目实践中,逐渐出现了24小时书店、博物馆夜游等特色产品,推出后大受市场欢迎。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是当下夜间旅游消费的主力军,引领了夜游风尚,大批青年游客热衷于实景演艺、灯光秀、24小时书店、话剧等活动,这表明人们对夜经济有了更高的期待。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携程、驴妈妈等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研究,游客对夜间文化节事活动、文化场所参观等的青睐程度显著高于美食、购物、电影剧院等项目,文化节事活动、文化场所参观等占比位居前列,可见夜文化体验已成为夜间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夜经济街区应该让24小时书店、体育馆、大剧院等文体场所唱“主角”。当图书馆、博物馆启动夜间模式,戏曲、曲艺等地域“好声音”唱响夜空,文化“潜力股”就将成为经济的“热门股”。夜经济离不开夜文化,经过文化这支色彩瑰丽的画笔点染,城市的夜经济名片会更有意蕴。

图片


消费不止 活力不断 夜经济产品需提质升级

从“亮化”到“美化”再到“文化”,愈发多元的夜间消费场景为城市夜晚注入了活力,夜间经济也逐渐成为规模化的综合性休闲行为。这要求夜游产品与服务的做精做优,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多样的体验,享受更好的服务,夜游产品的数量和品质需求并重。

02
夜经济初试

近年我国各地出台夜经济相关政策约两百项,近七成省级行政区出台专门政策推进夜经济发展。

北京,“夜京城”

北京市商务局印发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以满足消费需求。

在前门和大栅栏、三里屯、国贸、五棵松打造首批“夜京城”地标,分别围绕古都风貌、活力时尚、高端引领、跨界融合等主题,大力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和品牌吸引力的夜经济消费业态,吸引国内外消费者。

在蓝色港湾、世贸天阶、簋街、合生汇、郎园、食宝街、荟聚、中粮·祥云小镇、奥林匹克公园等,打造首批“夜京城”商圈,形成“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的夜经济消费氛围,提升夜经济消费品质,辐射热点地区消费者。

在上地、五道口、常营、方庄、鲁谷、梨园、永顺、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培育首批“夜京城”生活圈,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便利居民夜间消费。

上海,“夜上海”

近年上海商务委等联合出台了多项政策,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推动上海“晚7点至次日6点”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截至2020年初,上海已设立了15名夜间区长与98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其中黄浦区更是专门成立了“夜间经济发展共同体理事会”。

现在上海已经推出了十多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包括黄浦滨江外滩、新天地FOUND158、静安寺、五角场大学路、思南公馆复兴公园、人民广场南京路、环大宁马戏城等地区,不少已经火出上海,成为各地游客打卡热门。

2020年推出的“首届上海夜生活节”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隆重启动,期间开展180多项特色活动,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丰富居民和游客的上海夜生活,活动结束之后也形成了持续的转化效应,上海的高质量酒吧达到约两千家,有演出的livehouse有近五百家。在第一财经的夜生活指数中,上海的夜间出行活跃度和夜间灯光值强度的维度数值位于全国城市之首。

成都,休闲之夜

成都市从2018就在《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挖掘夜间消费新动能,加快培育锦江夜消费商圈,引入现代新兴消费业态,打造成都夜消费地标。到2020年5月,成都又发布《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2020-2022年)》,之后开始持续打造夜间旅游景区、视听剧苑、文鉴艺廊、亲子乐园、医美空间、乐动场馆、学习时点、购物潮地、晚味去处、风情街区十类夜经济示范点位,培育发展100个品牌化、标志性夜经济示范点位。近年来成都夜经济得到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成都以城市更新为主线,以集市形态为辅。打造了网红春熙路、太古里、宽窄巷子、九眼桥等爆款街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化夜经济市场。创新开发了夜市、地摊经济、餐饮、集市、娱乐、灯光展览,旅游等多样化的业态,并广泛应用沉浸式场景打造,增加夜游体验感。

哈尔滨,冰雪运动之夜

哈尔滨着力点亮体育夜经济。加大对冰雪体育场馆的投入力度,倡导相关俱乐部在夜晚黄金时间组织青少年进行冰上训练。此举不仅激发了体育市场活力,还直接利用体育健身项目带动周边消费,如融创娱雪乐园、会展中心体育馆广场星光夜市等,有效带动了周边商场、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消费,促进了哈市夜经济发展。

此外,哈市还建设了“一带、双核、十片区”的夜间集聚区空间布局,“一带”即打造松花江沿线夜经济产业带;“双核”即以中央大街、太阳岛为核心,打造新型“商旅文体”融合发展两大地标;“十片区”即以中华巴洛克、群力、哈西、学府凯德、秋林、会展、香坊万达、融创茂、大剧院、呼兰利民为十大夜经济重点片区。区域内支持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和品牌吸引力的“夜购”“夜游”“夜品”“夜娱”“夜赏”五大夜间消费场景,推出“夜购星期五”“冰雪梦幻夜”“月美松花江”“啤酒狂欢季”“哈尔滨灯光节”五大主题活动,打出了哈尔滨夜游品牌。

西安,唐文化引领夜游

从抖音上的永兴坊“摔碗酒”视频、“不倒翁”小姐姐走红开始,如蝴蝶效应一般,西安一跃成为话题性的“网红”城市。

为推进夜间文旅发展,西安发布了《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提出以发展夜间观光、文化休闲、特色餐饮、演艺体验、购物旅游五大夜游经济产业为重点,全力推进“文化+”战略,构建 “一极两轴五板块多节点”的夜间经济格局,发展“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夜游经济。

如今的西安之夜光影动人,文化体验丰富。《芙蓉雪秀》山体3D光影秀结合园区景观将牡丹、神鹿等自然界动植物巧妙融合,赋予了夜间的大唐芙蓉园另一番风味。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黄金版用最炫盛唐风+最酷黑科技运用最前沿的舞台技术,将“音乐剧”与“传统歌舞”有机结合,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以独特的“游船观演式体验”让游客沉浸体验盛唐诗人的胸怀、画者的情思、包容的文化和令人向往的皇朝气韵。西安城墙13.74公里的灯光,犹如一条闪亮的丝带系在古都西安的历史文脉之上。

图片

东北——梅河口不夜城


     锦上添花在吉林省梅河口市用17天的时间建成东北不夜城,17天占地10000平方米的街区,共兴建牌楼2个、大型灯柱56个,商铺花车91个、大舞台6个,互动娱乐设施2个,篝火舞台1个等硬件设施。仅用3天时间,完成近百个商户的招商工作,可以说这相当于其他文旅项目一年的工作量。

     同样的短短3天少数民族演员、舞蹈演员、歌手全部就位,街头表演艺术彩排完成,统筹“五·一”假期期间,演艺380余场,落地完成国际首届烟花节,开幕等相关工作。

     城市IP是最受青睐的项目之一,特别是对诸如梅河口等三四线城市来说,论名气、论经济、论实力、论文化等等,每一项都远不及一二线城市有吸引力,唯有通过打造城市超级IP来为自己重塑形象,进而助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美食:美食集群,主题餐厅产生高频需求。餐饮规划没有固定公式,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非旅游城市餐饮业态规划有根本的区别,结合城市需求量身定制才会形成城市焦点。


     娱乐:不断更新游戏项目,增加滞留时间。娱乐是高频,刚需就是流量,儿童、年轻人是娱乐需求的主要人群,需针对性的引进娱乐设备,并且不断的进行更新,无动力设备是首选。

     文化:接地气的文化业态导入,留客先留心。通过打造原创IP内容及场景或联合热门IP内容及IP化场景,在文旅空间、场所,形成以IP作为头部内容、以多业态为载体的“情境”体验式消费场景,满足游客对美好旅游生活的期待和需要的文旅体验。

     配套:我们要让50%的游客坐下来。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具有“特色美”才能在同质化的如雨后春笋般的网红打卡地中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同时也要挖掘当地最有特色的文化点进行 IP 开发,打造具有引爆效应的文旅IP。

     演绎:小演绎大作用,游客变演员。演艺娱乐化,不仅仅要让游客看,能够让游客参与更重要;而那些行为艺术表演,更是具备网红传播能力,虽然是小演绎,做好了也是大文章。

后记:充满活力的夜间经济是能够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多元需求的,聚集夜间观光、购物、餐饮、娱乐、文创、影视、演艺等各类消费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夜间文旅模式。随着夜间产业链的日趋完善,夜游经济发展的时机和条件加快成熟,期待在疫后经济复苏振兴的顶层设计上,更多有远见、有魄力的决策者能够以匠心铸就夜游精品,让夜游经济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强大动能。

来源:网络


银河yh8858com Copyright©2017-2022   河南旅游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