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郑州1人血清阳性,医院:无传染性!北京1学生感染,600多师生检测!

发布日期:2020-06-19    浏览次数:

转载自“教育时报”公众号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

推动新冠药品疫苗早日上市

6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赴有关药品疫苗研发生产企业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强调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尽早实现药品疫苗规模化生产。积极支持和服务企业的药品疫苗研发,推动药品疫苗早日上市。

北京已发生8起与新发地相关聚集性疫情

北京西城区1学生核酸检测呈阳性

据西城发布消息,北京西城区香厂路小学1名六年级学生(住丰台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6月16日,西城区立即组织采集该校相关师生、家长咽拭子标本668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天津新增1例本土病例

非常特殊

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6月17日,天津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病例系康莱德酒店厨房员工,发病前14天无外出史,无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接触史。患者自5月30日后一直在酒店从事洗碗工作,期间偶尔负责清洗冷冻海鲜食材。

郑州1居民血清检测抗体阳性?

医院:其核酸呈阴性,无传染性

近两天来,不少郑州居民的微信群传播着一张本地医院的诊断证明,大致内容为郑州居民刘某体检发现新冠IgG抗体阳性,引起了部分人的担忧。6月18日上午,所涉医院相关负责人确认了该诊断证明的真实性。

该负责人介绍说,经了解,刘先生之前并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也不是无症状感染者。因此,他有可能是以前接触过病毒,但是免疫力比较强,病毒被消灭了,所以产生了单纯IgG抗体阳性,“刘先生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所以不具有传染性,可以正常工作、生活。”

北京东城区:初、高三考生考前全员进行核酸检测

6月17日,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53次会议暨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加强师生健康监测,落实日报制度,初、高三考生减少外出,考前全员进行核酸检测。

北京丰台组织最大规模检测工作

一天为8.7万多人采集咽拭子

北京出现跟新发地批发市场有关联的新冠肺炎疫情已有一周。这段时间,北京不断加强对重点区域和人群的排查和检测工作。6月17日一天,1400名医务人员在丰台区为8.7万多人采集了咽拭子。至此,从11日北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丰台已累计进行核酸检测采样20多万人。

低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也要登记

6月18日,北京市召开第12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强调,严格高风险人员管控,对北京市密切接触者一律执行14天集中观察,并进行两次强化检测。对低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入住社区(村)的继续要求填报“京心相助”小程序,做好登记管理,健康状况出现异常的要及时报告。

北京多个长途客运站已关闭

6月18日,北京多个长途客运站关闭,省际客运班线停运。少数还在运营的客运站只有少部分班线运营。北京市交通委提醒广大旅客,出行前务必先行查询客运班线是否运营。

严格出京管理不意味着“封城”

6月18日,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绪宏表示,为严防疫情向外扩散,北京进一步严格出京管理工作,但此举并不意味着“封城”。他表示,严禁涉疫风险人员出京,主要针对全市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有发热症状人员,5月30日以来进出新发地批发市场和与市场工作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以及中高风险街乡镇人员等三类人员。

北京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病毒分离培养成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6月11日、13日分别接到两批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新发地病例的呼吸道标本,6月15日在呼吸道类器官和Vero细胞中均观察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核酸检测结果提示病毒在迅速大量扩增,证明病毒分离培养成功。目前病毒在持续传代与扩增中。新发地病例的病毒分离培养成功,对于此次北京新冠疫情流行株的序列特点、复制特性、疫苗评价和药物筛选均具有重要意义。

吴尊友:北京的疫情已经控制住

6月18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5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说:明确告诉大家,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吴尊友表示,每天报告病例,并不等于新感染的。对发病时间分析可知,大部分在几天以前就出现发病症状。

国家卫健委提醒:

生肉别用水龙头直接冲洗

6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低风险区夏季防控指南,其中增加了食品消费者、食品从业人员等人群的防护要求,特别提出食品消费者在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等之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儿童新冠肺炎症状相对轻

答案可能和血管有关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儿童在感染病毒后不像成年人那样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在有研究显示,答案可能隐藏在儿童健康的血管中。

儿童只占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病例的一小部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17岁及以下儿童(占美国总人口的22%)只占了全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2%不到。在被调查的2572名儿童中,仅有5.7%去了医院,死亡3人。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成年人和儿童之间的差异可能源于他们的血管条件。

许多重症的新冠肺炎成年患者出现血管凝血,引起心脏病或中风。凝血似乎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有关,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的心脏病学家FrankRuschitzka说,正常情况下,只有在机体受伤而需要阻止流血时才会形成血凝块,但是如果内皮受损,也可能形成血凝块。

墨尔本儿童医研园的儿科血液学家Monagle等人认为,儿童的血管比成年人的血管更能抵抗病毒攻击。他说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之一,是观察发现新冠肺炎确诊儿童很少出现过度凝血和血管受损情况。他认为,新冠病毒可能干扰了细胞、血小板和凝血所涉血浆组分之间的交流,从而导致凝血过度。

Monagle启动了两项实验,尝试进一步理解这种机制,并且弄清楚是否存在某种东西在保护儿童的血管,使之不易在面对病毒感染时产生过多的血块。他们把感染了SARS-CoV-2的培养内皮细胞浸于三种来源的血浆中——分别来自儿童、健康成人和患有血管疾病的成人。通过比较感染后的细胞如何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血浆互作,弄清楚是什么使血管中的信号传导发生了错误。

Monagle希望通过研究儿童的样本,从中发现线索,了解一些成年人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异常。“如果我们了解了儿童的情况,我们应该就能做些调整,使成年人的情况向儿童靠拢。”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北京头条客户端、北京青年报、北京西城、大河报客户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