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的通俗理论读物 专访《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编写组成员何亦农
来源:
时间:2023年10月12日
责任编辑:崔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进一步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知名品牌“理论热点面对面”又推出新作,这个系列的第21本书《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已经与读者见面。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更好把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记者专访了本书编写组成员何亦农。

  记者:2003年,“理论热点面对面”问世。20多年来,该系列读物不断精进,结出了思想理论宣传普及的累累硕果。请您系统梳理一下这21本书的脉络。

  何亦农:从2003年起,每年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都会与读者见面。最近,这个系列的第21本书,《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出版发行了。作为一位参加这套丛书起草和修改工作的老作者,我与“理论热点面对面”一路走来,每到档期都期待着他的到来,并由衷地为之喝彩。

  “理论热点面对面”的编写工作,于2001年年底启动。初衷是编写一本类似大众哲学的小册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浅出地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2003年2月,第一本书《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面世了。

  从2004年起,这本书的编写工作逐步规范化。在上一年的第四季度,中宣部理论局就组织力量奔赴各地开展调研,用面对面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干部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梳理提炼后确定全书的框架结构。在春节前后,组织专家学者起草初稿,之后召开改稿会,参加人员一批接着一批反复修改,一轮接着一轮反复研讨,直至最终定稿、出版发行。

  面对面,顾名思义就是要直面现实问题。在21年中,这套丛书面对不断涌现的大量现实问题,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变化。2003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004年理论热点18题,主要是回答重大理论问题。从2005年到2009年,正式启用“面对面”这一品牌,这5本“理论热点面对面”,每年回答18至21个问题,开始涉及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从2010年“七个怎么看”开始,选取的热点问题更为精要,与群众利益更加密切相关,直接聚焦住房、医疗、教育、收入分配、环境、反腐败等百姓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之后,2011年“从怎么看到怎么办”、2012年“辩证看 务实办”、2013年“理性看齐心办”,每年回答问题不超过9个,都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的。

  从2014年开始编写的10本书,直接把标题分别定为“改革热点面对面”“法治热点面对面”“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全面从严治党热点面对面”“新时代面对面”“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中国制度面对面”“新征程面对面”“百年大党面对面”“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一书主题更为突出鲜明,围绕当前重大话题展开准确权威的阐述和通俗易懂的解读。这套丛书虽然叫通俗理论读物,但是在风格上追求的却是“高大上”,即高端,体现在定位准确、持重、权威,这种政治高度是一般的理论读物难以企及的;大气,体现在保持百姓情怀,通俗易懂、接地气,文风平实、朴实;上档次,体现在观点表述准、内容阐释准、政策解读准,在编排上做到了年年下功夫、本本有改进。

  此外,2005年以前的三本书均为黑白书稿,每个问题后面附有深度阅读和相关链接,2006年起改为图文并茂的彩印版,穿插了观点声音、专家评说、网友留言、知识要点、经验分享、在线问答等小栏目,便于大家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2014年之后,又增加了新媒体元素,读者只要扫一扫书后面的二维码,就可进入“理论热点面对面”的微博和微信,动动手指就能进行延伸阅读,参与互动。

  记者:您作为参加这套丛书起草和修改工作的专家,专门撰写《我与〈理论热点面对面〉》一文,体现了您与这套丛书的不解之缘。请您结合编写经历,谈谈您与这套书的特殊感情。

  何亦农:从2001年底到北京撰写稿件至今,我与“理论热点面对面”结缘20多年,有两件事情记忆深刻。一是2007年,作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和深圳卫视《对话改革》栏目的访谈嘉宾,就“晒工资”现象的冷思考与观众分享交流学习体会。二是2008年,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回答网友提问。

  如果说最初参加编写工作还带有一点完成任务的目的性,那么,后来编写工作就逐步变成了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演变为一种割舍不掉的情结,一种难以推卸的责任。就是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一领域,做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翻译和大众知音。我与“理论热点面对面”结缘,也见证了这本优秀读物是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

  20多年来,困难与挑战前所未有,大事难事接连不断,一系列自然灾害不期而至,一系列民生问题集中凸显,一系列发展难题不断呈现,从理论到实践,从改革到发展,从国计到民生,都对思想理论战线提出一个又一个大大的问号。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无论是时代发展还是实践探索,都渴求和呼唤理论发挥解疑释惑、传递信心、折射精神、统一思想、指引前行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发展变迁背景下,这一套解答民众热切关心问题的理论丛书应运而生,并不断因时而进,及时解读中国20多年成长中的烦恼,逐步成为通俗理论读物市场上的响亮品牌,也成为很多学生考研考公的必备书目,形成了独特的“面对面现象”。

  这21本书回答的热点问题累计达到数百个,其诞生和成长凝聚着不一般的辛劳、智慧和创新。书籍的编写汇集了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智慧和力量,凝结着理论工作者集体的勇气、责任和担当。

  从框架结构到问题阐释,从语言文字到辅助材料,以百姓视角看问题,用群众语言讲道理,拿身边故事举例子,将民生需求作落脚点,还必须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这些要求,让组织者和编写者绞尽脑汁,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的领域,要把那些热点问题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讲清楚,必须去阅读大量的中央文件、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还要到网上浏览帖子,寻找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和老百姓身边的鲜活事例。可以说,这套为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怎么看”和“怎么办”思考的系列丛书,用相当深厚的功夫,紧跟我们国家20多年发展变迁的步伐,在架起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桥梁的同时,也成就了这套丛书自己的传奇。

  记者: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该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对17个重大问题进行了阐释。从谋篇布局的角度看,是如何确定下这17个问题的?

  何亦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又是怎么来的?我们如何走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些都是广大党员干部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令人心驰神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让人心潮澎湃。作为“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的最新读本,《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对“如何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17个重大问题进行集中回答和阐释,这17个问题也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通过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全面梳理和阐释,我们力求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鲜明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讲清楚,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底蕴、时代背景、发展动力讲清楚,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现实基础、实践路径讲清楚。

  该书用17个问题谋篇布局,从经济、教育、科技、人才、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十几个领域,全面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时间表和施工图,这无疑是一场理论的“及时雨”。比如,进一步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深刻论述了为什么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等。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四梁八柱,帮助我们坚信中国式现代化这条路走得对,必须坚持下去。在阐述这17个重大问题时,该书秉持“面对面”一贯的特点和风格,不仅体系结构完整,而且呈现方式灵活,既高端大气上档次,又通俗易懂接地气,用老百姓看得懂的家常话、明白话,阐释大道理,让深奥的哲理在鲜活的案例中转化为入耳入脑的道理。

  记者: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您看来,这本理论读物该学什么、如何学,才能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及中国特色?

  何亦农:《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一书中写道:“正是基于对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它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起首,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向,贯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落脚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的重大超越,有着改造现代社会弊病的更高追求,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现代形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阅读学习《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这本书,应当重点把握两个方面。

  第一,重点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怎么看”的思想方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升华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围绕17个重大问题深入思考,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来时路”“脚下路”“未来路”,把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坚信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顺民心应大势,走得通行得稳,一定能够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奇迹,也能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第二,重点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怎么干”的实践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梦想唯有实干,团结凝聚力量,实干创造未来。共产党员是一面旗帜,工人师傅是大国制造的建设者,农民兄弟是播撒希望的耕耘者,科研工作者是勇攀科技高峰的开拓者,解放军指战员是万家灯火的守护者,青年学子是堪当重任的接班人,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者。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就是要激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之志,以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