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流砥柱 血肉长城
来源:
时间:2021年10月26日
责任编辑:崔程

油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933年,中国军队在热河、长城一带奋起反击日本侵略军。3月4日,日军攻占了热河省承德,随后向长城各口发动进攻。3月9日,日军占领长城喜峰口第一道关口。国民政府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在赵登禹、何基沣、佟麟阁等人的指挥下,夜袭喜峰口日军,近敌作战,并夺回喜峰口阵地。

长城脚下,喜峰口外,由于枪械陈旧、弹药不足,很多战士只得抡起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晏阳创作的油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表现的就是英勇的中国军人挥舞大刀奋力杀敌的壮烈感人场景。

喜峰口大捷,是中国军队自“九一八”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使骄妄气盛之日军,受偌大打击”,“为中国军人吐气”。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大刀队”从此威名传扬。

油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局部)

作品以雪夜下的长城、群山为背景,突出强调战争的残酷险恶,营造出紧张肃杀的氛围。人物的造型丰富传神,善恶正邪分明。战场上尸横遍野,敌我双方的肉搏难解难分,以大刀为武器的我军将士奋不顾身,呼喊着奔向敌人,用尽全力向敌人砍去。凶残的敌人面容狰狞、负隅顽抗,挤成一团、丧魂失魄。

画家对细节的精心处理,令观者动容。战士们手中挥舞着大刀,刀柄上的红布穗仿佛一团有生命的跳跃之火,振奋人心。我军的死难烈士,负伤后以刀拄地、不愿倒下的勇士,令人肃然起敬。战士背上的蓝靛色印花布包袱,更是让人鼻子发酸。正是这样一群农家子弟,正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爱国官兵,付出鲜血与生命,以他们的血肉之躯,保卫着祖国的壮美河山。

兵民是胜利之本

油画《地道战》

1941年秋,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在战斗中,地道的构造被不断改进完善,逐渐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

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军民的一大创造,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种有效作战形式。从1941年至抗日战争胜利,广大冀中平原的抗日军民,利用地道等斗争方式进行全民抗战,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打击了敌人。罗工柳将这一伟大创举以绘画形式展现,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油画《地道战》(局部)

在油画《地道战》中,画家将场景设置在晦暗狭小的空间内,极具动感地抓取了人物准备战斗的瞬间动态。手持驳壳枪站立的指挥员居于画面中心,英姿飒爽;身旁刚从地道内探出身的女青年,神情专注;握枪的青年男子通过瞭望孔观察敌情,警觉干练;登梯回望、准备上屋顶的男子形象,在静谧环境中展现出一种紧张冷峻的战争氛围。现场两位老人对民兵的帮助,体现了民众积极广泛的参与性。人物向上、向外的视线及动作,有效拓展了画面空间的有限性,使观者的注意力向画面外延伸。

作品笼罩在柔和的暖色调中,表现出正义的信念。天窗投射的光线及女子身着的红衣,洋溢着温暖与体贴,渲染出光明必胜的意志。在纯熟的技法与严格的艺术形式下,画家将参加革命实践的切身体验与崇高的革命理想完美结合,绘就出这幅兼具诚挚亲和力与庄严历史感的画作。

天欲堕 赖以柱其间

油画《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9月下旬,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第七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9月25日,完成任务陆续撤离时,连长将最后的掩护任务交给了二排六班的五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及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五位战士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的悬崖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五位战士浴血阻击,英勇杀敌,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在弹尽粮绝、身陷绝境后,他们将枪支全部损毁,纵身跳下悬崖。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詹建俊根据五位战士的英雄壮举,创作出油画《狼牙山五壮士》,唱响了一曲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与民族气节的壮美颂歌。


油画《狼牙山五壮士》(局部)

画家塑造的群像不是纯粹严格的写实造型,而是趋近意象化的升华构造。在豪放粗犷的笔触下,人物与太行山的造型浑然一体,山体是人物的基石出发点,人物成山峰的展开与延伸,二者互为映照、衬托。五位壮士的魁伟身影比山峰高大,较背景醒目,整体形象顶天立地、荡气回肠。放眼观之,英雄们坚强威严、气壮山河,悲壮之中自有一股正义豪情。

姿势威武雄壮,表情严峻果敢,五位壮士气势、神态逼真,彰显巨型石刻般的力量。画家以大刀阔斧的雕塑式笔触塑造人物,以简洁果断的斧劈刀削式笔触描绘山峦,为整个画面披上一层浓郁深邃的青铜色调,单纯而强烈。人物仿若历尽岁月沧桑的青铜雕塑,巍然矗立于基石之上。

沸腾之夜


油画《延安火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形式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胜利的消息传来,整个延安城沸腾了。当晚,延安军民举行了盛大的火炬庆祝游行。第二天,《解放日报》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全市灯火辉煌,欢呼声此起彼伏,延安在这个晚上成为欢乐的海洋。”

1959年,蔡亮将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的喧腾场面搬上画布,成为那个时代的光辉记录。

油画《延安火炬》(局部)

夜色朦胧的宝塔山下,无数舞动着的火炬,象征着燃烧在中国大地上的熊熊烽火,传递出中国人民欢庆抗日胜利的喜悦。身负大鼓的农家少年表情欢快,姿态鲜活;吹唢呐的陕北汉子、敲大鼓的农民老者情绪高亢,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与氛围感;八路军战士搀扶着白发苍苍的大娘,怀抱孩子的妇女与女战士笑意盈盈话家常,军民情深,可见一斑。

作品大胆地以“光”构图,通过厚重沉稳的暗深色背景,强烈反衬出灼灼闪耀的火炬光亮。漫山遍野的火光演化成旋转的洪流,照亮了欢腾的人群,辉映着欢快的人心。

画家利用延安多山的地形,将游行队伍自右上下到中部,再转折到左面,巧妙地形成一条流动的S形曲线,使整幅画处在一种动态之中。行进中的“不稳定”状态与队形的“非规则”排列等,是对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构图和形式上的突破。这种具有艺术魄力的可贵尝试,使画面呈现一种延续、流动的旋律美,吸引着观众走进这一“欢乐的海洋”。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赴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李莎为本节目提供帮助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付筱菁 文字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付筱菁 成都市纪委监委网站 周玲视频制作)